“三说会堂”说出和谐“新天地”
攀枝花市西区创新推广矛盾多元化解新模式让“枫桥经验”开花结果
攀枝花市西区区委书记胡昱冰,区委副书记、区长尚滟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佳调研指导“三说会堂”河门口社区调解室建设
攀枝花市西区“三说会堂”调解一起村民争水纠纷
苏勇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唐万贵 文/图
“我们是安置小区,凭什么要给他们物业公司钱……”
“我们给你们服务了,小区保洁、安全保卫……”
今年11月11日,在攀枝花市西区的一间调解室内,宝鼎馨苑小区业主张某、杨某、李某等人与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激烈地争吵着,室内的温度似乎骤降了几度。
“有话好好说,你们不要急,既然都坐在一起了,那我们就有事说事,有理说理,有法说法,问题总会解决的,是不是嘛?”居中调解的西区“三说会堂”中心负责人陈永和风细雨地劝解着双方。
宝鼎馨苑小区是一个安置小区,里面居住的都是攀煤集团公司的职工及家属。以前,该小区的物业费由公司承担。2021年,物业管理市场化后,由居民自己缴纳物业费,但一些住户认为自己是退休职工,住的是安置房,不应该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上门催缴无果,准备起诉相关住户。
矛盾纠纷出现后,西区区级“三说会堂”中心工作人员立即介入展开调解。最终,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这起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业主答应补交物业费,并当场对和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冬日里,调解室内桌上的一盆绿萝见证上述一幕,温暖的阳光将室内的寒气驱赶得荡然无存。
“三说会堂”是攀枝花市西区率先提出、创新发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种模式,其核心要义就是通过群众说事、干部说理、法官说法来协商解决问题,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社会更加和谐。
打通“最后一米”“一站式”地解决问题
记者了解到,“三说会堂”最先开始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2018年底,在化解一起邻里土地矛盾纠纷时,西区法院法官陈梦首次将法庭、派出所、司法所、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村组干部组织起来一起参与调解,让群众说事、干部说理、法官说法。该起纠纷很快就得以妥善解决。
从那以后,攀枝花市西区开始深入探索并逐渐完善“三说会堂”多元解纷模式。
“以前我们反映一件事,要跑好多部门,现在‘三说会堂’将相关部门邀请到一起,大家当面一起说,既节约时间、不花钱,还能解决问题。”市民王军平(化名)说。
家住西区清香坪街道的王军平曾因老旧楼房安装电梯遮挡住了他家的光线一事与楼上邻居发生矛盾纠纷。“三说会堂”清香坪街道调解站召集相关部门与王军平及该楼的邻居进行了多次调解,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三说会堂’,就是要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的重心下沉到农村和社区,下沉到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要‘一站式’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矛盾纠纷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解决纠纷服务。”今年10月11日,西区区委书记胡昱冰调研指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西区“三说会堂”中心建设时,再一次作出明确要求。
2021年5月,“三说会堂”经验被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刊登。
2022年4月,为构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推动市域社会高质高效治理,攀枝花市西区将“三说会堂”向全区进行推广。
2022年5月,“三说会堂”工作经验在四川省第三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交流分享。
“四级”站点覆盖“三级”专家化解纠纷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市域社会治理的难点难题。
“三说会堂”既依靠街坊邻居,从身边群众的角度还原矛盾纠纷本质,又引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为,再加上政法专业队伍提供“一站式”司法确认便民服务,让当事人吃下“定心丸”。
今年5月,攀枝花市西区结合区情实际,通过科学布局,分别在区里设置区级“三说会堂”中心,在区法院、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清香坪派出所、河门口派出所设立了分中心,依托基层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等阵地融合建设了6个镇(街道)调解站,在26个村(社区)设置了调解室。四级站点实现了地域、行业多点覆盖,织密了纠纷调解网。
为保障各项既定任务有力落实,西区从全区政法系统抽调人员成立了“三说会堂”推广工作专班,开展疑难案件调处、督促督导检查、经验总结推广等工作,并发挥部门和“体制内”作用,采取“2+1”“老带新”模式,吸纳在法律、经济、医疗、婚恋、劳动、住建等领域有专长、有威望、擅调解的基层干部、行业专家、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达人共227人,分类组建了“三说会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调解专家库,全面协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纠纷案件调处力量进一步夯实。
“以前我们进行调解,要多头协调相关部门,费心费力,花的时间多,还不一定能得到解决。”河门口社区“三说会堂”调解室调解专家张德育说,“三说会堂”建平台、体系、制度,并引入司法确认,效率高、效果好,今年社区27件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全部得到了圆满解决。
“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全力以赴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西区“三说会堂”推广工作专班负责人陈永说。
“四类机制”运行“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2021年7月,攀枝花市某公司因修路排水不善,将大量淤泥冲进大水井村村民秦某家中鱼塘,造成淤堵。虽经几次调解,但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让步,导致该纠纷久拖不决。后来,秦某一怒之下通过网上信访反映此事。一起民事纠纷转化成了信访案。
今年7月,属地乡镇向攀枝花市西区“三说会堂”中心提出申请,请求介入化解。西区“三说会堂”中心随即启动多元解纷机制,协调区经信局、区信访局、格里坪司法所及村委会共同参与,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对调解协议进行了“一站式”司法确认。秦某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
这是攀枝花市西区首次将司法确认引入信访案件化解的成功案例。
平台搭建了,确保执行和运行是关键。
今年,西区区委、区政府和区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该项工作,梳理出《“三说会堂”纠纷调处流程图》,在“三说会堂”建立起了涉及纠纷排查、评估研判、分级受理、案件流转等环节高效运行工作机制,深化“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建设,并将考评结合、倒逼落实的督导机制,补助奖励、提质增效的补贴机制引入“三说会堂”。
今年5月,该区以“西区社区通”App为基础,创新开发了“三说会堂”纠纷线上化解平台,对群众的调处诉求实行分类调处,让矛盾纠纷调处全过程可溯、可查、可监督,形成了矛盾纠纷调处闭环。同时,探索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三单模式”,为群众提供全领域、全时空、全流程“一条龙”服务。
目前,群众可通过“西区社区通”自主选择信得过的调解专家为自己服务。
“三降三升”为证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实处为民才是情,用心护民是己任。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攀枝花市西区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实打实地解决了一批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路径。
“2022年纠纷化解周期同比2018年案均缩短约85天;2022年案件起诉率同比2018年下降51.03%;群众纠纷化解成本直接“清零”;2022年纠纷调解成功率、法庭案件调撤率、群众满意率同比2018年分别上升5%、32.55%、5.95%,取得了‘三降三升’良好成效。”这组来自西区“三说会堂”的亮眼数据是有力的佐证。
“三说会堂”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三说会堂”各级站点共调解矛盾纠纷较去年增加了16倍,调解成功率达100%。统筹指导网格管理员排查、上报、处理治安隐患等事件10536件,网格系统活跃度从去年的95%提升至99%,全区群众信访同比批次、人次大幅下降,“民转刑”等个人极端案(事)件实现“零发生”,各项工作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三说会堂’切实有效地防止了矛盾激化、传递了司法温度、体现了司法公正与效率,为西区市域社会治理、平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有厚度、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西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敬波告诉记者,“三说会堂”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等“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综合性调解服务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说出了平安和谐西区“新天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区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