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深做细日常监督,成都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在成都交投集团纪委“强基筑网·清廉交投”工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将监督融入主营业务,以小切口破题“抓早抓小”,通过问题现象看背后实质,探索一线督导“1234”监督工作法。
一、贯穿一条主线,发挥“统”的优势。重部署,搞好组织领导。坚持把“专责监督”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一线督导始终,通过全覆盖调研摸清底数、掌握实情,并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通过精细化制定工作推进表,把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实现“挂图施工”。重排查,理清廉洁风险。针对设计院经营、生产、技术、管理四大主营业务,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调研组,结合各自分管范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深入调研、集体研究,形成项目设计、项目经营、招标采购等重要业务的流程图、廉洁风险点、防控措施,即《一图一点一措施》,并针对性制定《重点岗位人员清单》《生产计划表》《项目外出计划表》、个性化《廉洁承诺书》等,对重点业务和人员进行“精准画像”,有效避免了工作的随心所欲和执行标准的“因人而异”,切实推进一线督导质量水平“双提升”。
二、开展两项活动,完善“优”的机制。开展“四亮”活动。牢树“监督者首先被监督”思想,纪检部不是保险箱。通过统一制作岗位工作牌,亮身份、亮岗位、亮职责、亮承诺,将纪检人员岗位职责写入责任书,以责任归位促责任到位,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让“探头”既照别人也照自己,展示纪检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作风形象。开展“一线督导·建言献策”活动。坚持群众路线,在一线督导中纪检干部既身入基层,更心到一线,通过个别谈话、座谈访谈、廉情坝坝会等听真话察实情;通过设置一线督导意见箱和发放《问卷调查表》广征意见建议,不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搞监督,不断校准“一线”方位,不断修正“督导”偏差。
三、提升三种能力,凝聚“合”的力量。提升对标对表能力。搞监督必须懂业务,开展一线督导“学习提能”行动,组织各业务部门结合《一图一点一措施》轮流对纪检干部开展“业务流程培训会”,向纪检人员讲通、讲透业务全流程和各环节风险点,共同研究完善防控措施,培育了纪检干部“一专多能”,使业务工作和一线督导同频共振、相融互促,让业务干部和纪检干部同题共答、形成合力。提升协同效应能力。从制度机制层面着手,将一线督导融入企业治理,形成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合力。一是人员互融,探索纪检工作人员作为职工监事首选,发挥双重身份优势;二是工作互融,创新纪检人员列席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监督议题议案审议,做实监督全覆盖;三是信息互通,建立纪检监督联席会,将公司监事会成员、工会职工代表、纪检人员组成联合组,变“单兵作战”为齐抓共治,构建了“1+1〉2”的一线督导大格局。提升精准监督能力。通过看、谈、查,“望闻问切”,“四不两直”等创新一线督导方式,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提升了纪检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如:一线督导中,我们共发现问题19个,经审核确认有效问题13个,占比69%,使一线督导既“有型”监督又“有效”监督。
四、搞好“四个一”工程,抓出“实”的成效。一月一会抓部署。将一线督导纳入公司发展中心大局中一体谋划、同步推进。通过查改结合,边查边改,达到以改促建促治效果,实施以来共发现业务流程问题6个,建章立制7个,下发3份问题整改通知书、4份风险提示函,开展提醒谈话2次。一人一片抓落实。支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蹲点督导,变一线督导由书记的工作变为支委班子人人参与,通过“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构建了有牵头、有指导、有保障、有参与“四有”机制,形成一线督导上下一盘棋整体格局。一事一议抓整改。坚持解剖麻雀、靶向疗法,将一线督导发现的问题整改量化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如:建立了问题、责任、措施“三张清单”,实行销号动态管理,按先易后难、精准施策、分层分类的总体思路,将问题划分为立改立行、系统整改、长期坚持和调查核实四个类别,确保整改逐条落实到位。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跟踪问效,防止一线督导一督了之,问题台账一填了之,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还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公示,发放了《一线督导职工满意度测评表》,以整改实绩让职工看到新气象新变化。一年一考抓验收。一线督导好不好,评估验收见分晓,将其纳入考核和述责述廉,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一是体现在“面子”上,对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和考核加分;二是体现在“里子”上,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并与岗位绩效挂钩;三是体现在“位子”上,实施“问责制+督导制”管理,对工作敷衍应付或问题不整改不落实的进行政治谈话或约谈提醒,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实现一线督导没有“局外人”,由要我做变我要做,由“软指标”变“硬杠杠”。通过创新一线督导“1234”监督工作法开创了监督工作新局面,有效提升了纪检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信心,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成交设计院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