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川要闻 财经消费 教育纵览 视觉中国 三农观察 网络热搜 法治联播 汽车之家 家居房产 文旅体娱 医疗健康 食品餐饮 慈善公益 科技数码
天府观察网LOGO 网络热搜 查看内容

只要不穿校服就能买到 禁售的果味电子烟如何流入市场?


来源:成都日报 |2025-3-24 09:12| 浏览量: 72766



  在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其中也包括电子烟。但是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种调配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被未成年人购买。这种电子烟因为味道清香会让孩子们放松警惕,不少孩子渐渐染上了烟瘾。

  未成年人手里的果味电子烟

  来自哪里?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开始了尝试。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她的朋友中,有一半都在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而她自己,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果味电子烟,已经偷偷吸了四年多。

  记者了解到,在2020年,果味电子烟曾在一些高中学生当中非常流行,甚至出现过互相攀比的现象。

  2022年3月,国家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然而,记者在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调查过程中,一些中学生告诉记者,同学当中吸果味电子烟的大有人在。

  一些吸电子烟的中学生告诉记者,只要不穿校服,在很多销售场所都能轻易买到电子烟,甚至是调味电子烟。一些中学生从接触这种水果味道的电子烟开始,慢慢开始吸普通香烟,不少家长发现后非常气愤,并进行了投诉。

  记者调查了一些电商平台,在某个交易网站,记者输入关键词“电子烟”进行检索,网页马上弹出了警示提醒。

  但是把关键词换成电子烟的关键部件“雾化器”或“电子雾化”之后,平台上瞬间出现了大量卖家,从这些卖家的销售页面上,能看到“烟弹烟杆仓”“水果电子雾化杆”等醒目字样,以及一些电子烟品牌的文字,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卖家发送消息,对方很快自动回复:想要电子烟加微信。

  在微信中,客服发来多张图片,展示西瓜、青提、蜜桃等多种口味的电子烟弹,在这个电商平台上的另外几个卖家的客服,也同样将记者引流到微信,并发来各种电子烟口味的图片。这个卖家声称,这些果味的电子烟产品都是外贸货,价格几十到上百元不等,他们每天都能卖出一百多单。

  记者随机选择三个不同的卖家下单,几天后就陆续收到了芒果、菠萝等口味的电子烟产品。

  在电商平台调查的同时,记者在上海、深圳等地还调查了部分电子烟商铺或柜台。

  在上海一家商场的一楼电子烟售卖摊位,记者询问是否有水果口味的电子烟及相关产品售卖时,销售人员则显得非常警惕,对记者的问题大多闭口不谈,只是掏出了手机,展示里面的果味电子烟烟弹图片。

  记者购买了一盒猕猴桃口味和一盒水蜜桃口味的烟弹,销售人员让记者扫码付款后,就快速离开了柜台,从一个隐蔽的地方取回了两盒果味烟弹。

  随后,记者来到距离这家商场200多米的一家电子烟售卖店,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水果味电子烟等相关产品销售时,销售人员却提出添加微信。

  这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线下交易容易被查处,而网上交易相对隐蔽,不易被监管部门查到。

  在这位销售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微信联系到了果味烟弹的销售人员,对方立刻发来在售的10多种口味烟弹的图片,并最终以闪送的方式进行了发货。

  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子烟的经营场所,销售人员大都十分谨慎,但对一些熟悉的客人,一些销售人员就不那么避讳。

  禁售的果味电子烟

  从什么渠道流入市场?

  商家遮遮掩掩的销售行为,说明他们很清楚果味电子烟是不允许销售的。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此类产品在国内流通,可那些网上店铺和线下柜台依旧货源不断,这些果味电子烟究竟是从什么渠道流入市场的呢?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注意到,绝大部分果味电子烟产品包装上无任何中文标识。在深圳一家电子烟实体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都是从国外“回流”的产品。

  记者经过调查核实,发现部分果味电子烟属于假冒贴牌产品,有的确实是从境外走私到国内的产品。

  根据记者提供的线索,深圳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同时对部分线下电子烟销售店进行了检查。在一家位于商场内的电子烟销售店铺,检查人员看到,店铺柜台上摆放的,并没有禁售的果味电子烟产品,但是执法人员很快发现这个柜子有些与众不同。

  执法人员最终要求销售人员打开了柜子,在上方的一个夹层里,竟然发现了将近220颗禁止在国内销售的果味电子烟烟弹,涉及4个品牌。

  执法人员对这些果味电子烟逐一进行了登记,并予以暂时扣留。执法人员将根据记者调查的情况,以及一些已经掌握的线索,对果味电子烟的上线源头进一步调查。

  记者调查发现,存在于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表示,长时间吸食电子烟,也会对吸烟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产生健康的危害,电子烟是烟草制品,对健康有害,这是一个不争的科学事实。

  “无尼古丁”产品

  真的健康无害吗?

  果味电子烟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痴迷于这种味道,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而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宣称“无尼古丁”的产品,宣称“健康无害”,特别容易让人心动。那么这些看似无害的产品,真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吗?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家,还在公开售卖一种宣称“无尼古丁”的“口腔喷雾”,这种产品外形与电子烟高度相似,商家声称这并不是电子烟,但是可以像吸烟一样使用,有荔枝、葡萄、白桃等多种口味的产品,雾量大、果味十足。

  2024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新型电子烟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当中,对不含有烟碱成分,但全部或部分雾化为气溶胶供人抽吸等使用方式与电子烟近似的草本雾化产品,将按照电子烟管理,除非产品取得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专家认为,这样的“无尼古丁”产品,就是电子烟的新变种,对未成年人同样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中心负责人郑频频表示,各种各样的口味,其实会增加对非吸烟者,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是不允许销售的。

  国家各项禁令相继出台,就是要阻断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侵害,但这类产品却仍在监管下暗中流通,不法商家在利益面前罔顾法律与社会责任,必须严厉打击。

  文图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只要不穿校服就能买到 禁售的果味电子烟如何流入市场?》如注明 “来源:XXX(非天府观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上一篇:七旬老太拿身份证领免费鸡蛋后被诉
下一篇:俄乌将分别与美会谈 有哪些重点议题?

国内热点
    卫健委发文:大批医院要开设新科室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恒)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日印发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并细化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模式

    重庆辟谣:编造“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事故”谣
      近日,网民王某编造发布“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事故,10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虚假消息,“重庆辟谣”及时向有关部门核实,并于5月3日发布辟谣信息(网传“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

    大搞家庭式腐败!“女老虎”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正义网记者 5月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赵金云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

    “《大话西游》动图案”判了,制作表情包要注意这些侵权风险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  当电影经典台词响起  很多人脑海中可能都会浮现  至尊宝和紫霞仙子之间  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然而  如果这些电影中的“名场面”  被单独截取  做成

    中消协点名共享充电宝归还难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谢艺观)8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到共享服务痛点凸显,计费异常和归还难引发消费者不满。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便利公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启动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中新网5月8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

    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国产操作系统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第07版)  本报深圳5月8日电(记者谷业凯、李刚)8日,华为公司在广东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正式亮相,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P

    400所高校推出近700个终身学习项目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9日第10版)  本报北京5月8日电(记者吴月)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5月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启动,后续将推动以“一周一省、错峰开展、全年贯穿”的形式举行。  

    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重庆大学通报
      5月8日晚,针对网传“本科生已发14篇SCI论文”事件,重庆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关注到网络上有关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的讨论。学校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有不当行为,将按有关

    直播间购物时警惕这几点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5月9日)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

 
 图片新闻
 
 编辑推荐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服务范围 | 免责信息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天府观察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天府观察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2024105439号-1 ©2017 - 2025 天府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