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川要闻 财经消费 教育纵览 视觉中国 三农观察 网络热搜 法治联播 汽车之家 家居房产 文旅体娱 医疗健康 食品餐饮 慈善公益 科技数码
天府观察网LOGO 网络热搜 查看内容

食品新规来了!事关每个人,以后买东西这样看标签→


来源:科普中国 |2025-4-1 09:31| 浏览量: 34399



  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

  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这两项跟大家平时饮食和生活相关度最高,今天咱们就来分几个角度,聊聊其中那些亮点和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地方。

  “零添加”禁用,标签更规范方便

  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但这实际上误导了消费者,污名化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行业。

  新标准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说“食品添加剂”零添加也不行?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首先,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合规使用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而大多数食品的生产都不可能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最后,“零添加”的提法,容易避重就轻,让人忽略真正影响健康的成分,严重误导和干扰消费者选择,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详情可参考《国家出手了!食品宣传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不添加”》。

  除了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性用语,这次修改强化了定量标示要求,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新标准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有效规范行业乱象,减少对消费者的误导,以后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的坑能少一些。

  这次修改还推出了数字标签,以后买食品的时候,可以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同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这样就不用担心字体小、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了,尤其是老年人。

  保质期标示更直观

  大家买食品的时候都习惯看保质期,但很多时候包装上往往只会写个生产日期,我们得去标签找到保质期,然后还要自己计算,相当麻烦。而此次新标准则要求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直接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如“保质期至2025年12月31日”,这样保质期信息展示更为直观,就不用消费者自己去计算了。

  这比以前那种生产日期+保质期天数的方式更清晰简单了,也更方便大家直观判断食品可食用期限。同时规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不标示生产日期,仅标示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了食品生产者可根据食品属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预包装食品的“消费保存期”,供消费者参考。那么,这个“保存期”跟“保质期”有什么区别呢?原来,保质期是品质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是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简单来说就是“过了保质期不好吃,过了保存期不能吃”。大家以后可以根据“消费保存期”来判断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

  不过,也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存放食品,不恰当的贮存会缩短食品保质期,影响食品安全和质量。

  更体贴特殊人群

  部分人群,对食品有着特殊需求,这次很多修改也照顾到了这些消费者。

  首先是增加了强制标示食品中的8大致敏物质信息。新标准要求,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有相应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以后可以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现在有一些产品在打“无敏食品”的概念。但此次标准中只是明确了这8种致敏食物。现在一些“无敏食品”也仅是说没有这几种过敏原。但是依然可能存在导致其他人过敏的其他过敏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吃了所谓的“无敏食物”就不会过敏了。实际上,绝对“无敏”并不存在,因为过敏源种类繁多,且每个人的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也尚未对“无敏食品”有明确定义。

  除了过敏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还新增了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6个产品类别,以服务有特殊需求婴儿,同时也覆盖了部分罕见病的婴儿群体,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强制营养成分的标示更全面

  强制标示的营养素从“1+4”,即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不利心血管健康。但是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对饱和脂肪酸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认知仍然模糊,接近70%的人不知道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不利健康,这与专业界的认知存在很大距离。

  这次在标准中增加了标示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落实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新标准的发布,对于食品行业及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相信这会更科学地指引食品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饮食。对于未来,建议要注意两点:

  ·作为食品企业应规范宣传,营销别耍“小聪明”。从这次最新标准的更新情况来看,食品标签的规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国家也在尽量通过完善标准将一些误导宣传从根源上消灭掉。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将倒逼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稍微花一点精力学会看标签。因为新标准的发布只是第一步。消费者真的会看标签会选择食品才是关键,后续大家要主动学习食品标签信息,学会辨别食品的真实属性,从而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张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食品新规来了!事关每个人,以后买东西这样看标签→》如注明 “来源:XXX(非天府观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上一篇:涉及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 今起一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下一篇:市场监管总局:将集中清理存量违规收费政策措施

国内热点
    我国将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周圆、张辛欣)记者从2日召开的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2025年工作会议获悉,今年将聚焦“四乱”、拖欠企业账款、企业成本负担重等问题,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  过去一年,

    微短剧推广成“最强副业”,能赚钱还是被骗钱?
      宣称“零基础上手,宝妈也能做”“月入过万”,参与后才发现有重重陷阱  微短剧推广成“最强副业”,能赚钱还是被骗钱?  阅读提示  随着网络微短剧的火热,宣称微短剧推广“月入过万”等信息也充斥各大社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三次上调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庞无忌)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三次上调。清明假期临近,计划驾驶燃油车出游的消费者出行成本将小幅上升。  中国国家发改委2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

    国家发改委谈失信惩戒:坚持过惩相当,避免泛化滥用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2日在北京谈及失信惩戒议题时说,既要坚持依法依规惩戒到位,也要坚持过惩相当,避免泛化滥用惩戒措施。  中国官方近日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国家药监局:将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限由60个工作日调整为45个工作日
      中新网4月2日电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调整流感疫苗批签发时限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摆摊收徒”如何监管 
      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  记者调查“摆摊收徒”套路  □本报记者张守坤  “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  “孩子该交学费了,看我摆摊一天把一个月1000多元的学费挣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全面征收关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  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

    新华社快讯: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新华社快讯: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22岁女骑手“小祝慢慢骑”车祸去世!姐姐发文:正寻找目击者定责
      近日,22岁女骑手“小祝慢慢骑”车祸去世,其姐姐发文称,“小祝慢慢骑”晚上10点40分骑车与货车相撞去世,现在交警需要目击者定责,并表示:“昨天跟她一起有3个摩友,其中一个已经注销抖音账号了,线索已经交

    4月是否还会有强冷空气来袭?气象专家解读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邵萌)近期,全国天气变化较为复杂,3月末刚经历过寒潮天气,多地大风降温,这样的天气近况是否正常?4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回答中新网提问时表

 
 图片新闻
 
 编辑推荐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服务范围 | 免责信息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天府观察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天府观察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2024105439号-1 ©2017 - 2025 天府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