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什邡市马祖镇复兴村的国家级电商服务站点,“90后”负责人曾钰忙得不可开交。装盒、封件、贴签……不大的坝子里,摆满了快递包装盒,曾钰和当地村民手脚麻利地将采摘的莴笋装箱,每天这里有3000多斤的蔬菜发往全国各地。 借力国家级电商项目, 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位于什邡市马祖镇复兴村的什邡市绿康家园家庭农场是当地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当地流转土地200多亩,用于种植中药材、蔬菜等。 农场法定代表人杨兴菊说,看到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和朋友在当地流转土地,从事中药材、蔬菜种植,并成立了家庭农场。因为忙于田间生产,销售渠道主要依赖收购商等。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家庭农场种植的近200亩蔬菜滞销,亏损严重。后来,杨兴菊认识了从事农产品电商的曾钰,看到电商带来的广阔市场。 杨兴菊说,曾钰将家庭农场时令蔬菜挂网销售,订单不断从全国各地发来。从起初的100多单,到后来的六七百单,农场的农产品通过电商不断销往全国。自此就没有再为销售发过愁。 曾钰说,通过国家级电商项目2023年9月在复兴村设置了电商站点服务点,采用点对点的“订单式”收购模式,将该村一年四季生产的农作物全部“承包”下来,一方面解决了村里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另一方面也让村里的农产品能够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去冬今春,什邡市绿康家园家庭农场种植了60多亩蔬菜。2024年2月8日,杨兴菊联系曾钰,告诉他莴笋、西芹可以上市。通过曾钰的电商平台,什邡市绿康家园家庭农场每天蔬菜销量都在3000多斤。 曾钰说,复兴村有不错的农业发展优势,前景可观。截至目前,通过什邡数商公司组织的电商平台,已为村里销售近20万斤的农产品,实现销售额近40万元。未来,也考虑将什邡其他镇的果蔬纳入平台,拓宽群众的销路。 在什邡,不止有什邡市绿康家园家庭农场借力电商,当地还为川芎、大蒜等插上电商“云翅膀”,将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增收新渠道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早在2010年,什邡就开始借助电商销售农产品。当时在“互联网+”背景下,什邡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尝试将农产品上网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近些年,什邡大力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以超过30个“电商服务站点”为基础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看着红火的销售景象,马祖镇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樊锡伦眉开眼笑。“得益于乡村振兴,村里依托多年来的蔬菜种植优势,将土地流转出去,用于莴笋、豌豆尖、大蒜等蔬菜的种植,带动了老百姓致富增收。”樊锡伦说,早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现在又有电商平台的加入,村里的蔬菜不愁销路。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据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云海介绍,2023年以来,什邡将“农村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数字化农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县域优势、优质资源为基础,以完善电商生态、助力乡村振兴、培育电商人才、打造电商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 据了解,什邡充分发挥川芎、猕猴桃、黄背木耳、大蒜、莴笋、晒烟等农产品特色优势,借助网络力量,以特色优势产业领跑电商发展,以电商发展带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产业规模。此外,什邡以电子商务客服外包为代表的外包服务业发展迅速,2023年,为客户营销突破100亿元。目前,什邡已集聚同类型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300余人。 “通过线上线下产销对接,不仅提高了什邡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王云海说。 就在记者采访时,杨兴菊刚拿到农产品经营部的经营许可证,并在曾钰的指导下在网上开了农产品店铺,摸索着销售自家农产品。杨兴菊表示,家庭农场还将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种植销售更多优质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