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学军隋进凯李灿)如何促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进一步提升遇困群众的生活品质?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做了积极探索,全面推动慈善帮扶走向定制化、个性化。截至目前,威海市各级慈善组织累计设立慈善冠名基金263个,总额达1.44亿元。今年1至9月,全市慈善组织共支出6492.37万元,惠及遇困群众3.83万人次,取得了“政府省心、企业热心、群众暖心”的三赢效果。
走访发现新问题
“多亏你们这两年送来的纸尿裤,我们老两口都能睡个安稳觉,也给孩子减轻了负担。”日前,文登区泽头镇杨家疃村低保户老杨眼含泪花,对前来赠送护理用品的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67岁的老杨肢体二级残疾,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孩子外出务工,全靠老伴一个人照料。白天还好说,晚上老伴还得起床给他换尿布、洗脏衣服。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在“大病重残困难群众千户大走访”活动中敏锐地发现了残疾人家庭存在的此类困难。2023年1月,他们联系爱心企业迪尚集团有限公司,为这部分困难群众一次性捐赠价值32万元的纸尿裤15.7万片。今年6月,威高集团携手威海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威高·宝宝无忧成长计划”卫生用品捐赠活动,共向全市2100余名困难家庭婴幼儿发放纸尿裤、内裤式拉拉裤等卫生用品58万片,总值124.21万元,极大改善了这部分困难家庭婴幼儿的生活质量。近期,威高集团又向威海市慈善总会捐赠价值62万元的成人纸尿裤,计划分发到全市各个敬老院,帮助老人减轻换洗负担,能够舒心生活。
威海市民政、慈善部门依托镇(街)村(居)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摸排行动,一靠大数据筛查,二靠铁脚板走访,搭建起11万人的遇困群众数据库。他们在开展入户走访中主动发现遇困群众,全面摸清救助需求底数,按照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救助项目,主动对接社会力量认领救助项目,推动救助帮扶“人找政策”“政策找人”共同发力。
量身“定制”新品牌
“阳光洒满窗·家家悦”项目是威海市慈善总会携手家家悦集团针对威海就业年龄段内、因大病重残等原因长年居家卧床需要家人照料护理、未被纳入城乡低保或特困供养等困难对象的家庭开展的慈善救助活动。
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主动对接爱心企业,将受助信息与企业资源充分对接,为他们量身“定制”慈善帮扶品牌项目。威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田宏耀介绍说:“就像了解困难群众的需求一样,我们也要了解爱心企业的慈善意向,与他们充分沟通,共同策划具有企业文化特性的慈善品牌,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威高集团立足自身医疗康复资源优势,主动认领多项助医类慈善帮扶项目。“威高·光明行”项目每年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威高集团资助慈善大病救助项目,每年捐赠200万元,重点救助全市肿瘤疾病、白血病等5类大病患者,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威高集团情系老兵关爱老党员”活动,为抗日战争时期老党员和退伍军人提供每人每月价值450元的居家照料服务或价值1000元的机构住养服务。
作为服装企业,青春时尚、充满活力是迪尚集团追求的企业形象,他们重点聚焦青少年实施系列慈善救助项目。“慈善·迪尚”遇困高考新生救助项目,资助遇困高考新生迈入大学校门;“迪尚·美好食光”困难学生餐费补助项目,每年向遇困中、小学生分别发放1000元、500元餐费补助;“迪尚·情暖童心”孤困儿童助学项目,帮助孤困儿童顺利完成学业;“迪尚·益路同行”服装捐赠项目为遇困青少年捐赠服装,让遇困青少年感受社会温暖。
着眼于困难群众日益多元的救助需求,威海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携手社会爱心力量,拓展“资金+物资+服务”新模式,开展“慈善大病救助”“威高集团情系老兵关爱老党员”“慈善·迪尚遇困高考新生救助”“三角轮胎·助力翱翔”在校遇困大学生救助、“阳光洒满窗·家家悦”关爱行动、“海马·自由呼吸”氧疗康复服务、“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正嵩·扬帆护航”困难学生平安保险等慈善项目,惠及困难群众2.34万人次。
威海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任、市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王明源表示:“近年来,我们坚持‘群众点题、政府搭桥、慈善参与、品牌驱动、精准施救’的工作理念,探索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长效衔接机制,不断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慈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