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正式印发,方案都包括哪些内容?对我省河湖治理提档升级有哪些意义?昨天(25),生态环境厅作出解读。
“三江两湖一河”是指四川境内的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1+6”方案》明确了“三江两湖一河”的总体建设方案和6个子方案,包括24项具体任务,具体来说,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核心,通过统筹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修复、区域水文化拓展与生态经济开发,推动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旅游功能、生态产业价值功能深度融合。
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金:方案对涪江(绵阳段)建设保护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到2027年,涪江(绵阳段)要建成中国西部美丽河湖代表。锚定这一目标任务,绵阳正从全域统筹、深化治理、强化保护、人水和谐四个方面着手,为西部地区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提供好的“绵阳样板”。
据了解,这6条试点河湖在地理区位、生态特征、资源禀赋及面临挑战等方面各具代表性,涵盖省内多种河湖类型。在其流域内开展针对性建设任务,能够系统性地探索并解决“三水统筹”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形成可广泛适用和推广的解决方案与技术模式。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三江两湖一河”是我省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通过三年时间建设,将这6个河湖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和美丽河湖建设样板,加快向“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