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新年越来越近 小镇青年们要回的 可能是 那些被别人当成旅游目的地的故乡 “我是小地方来的”,如果当你听到有人这么介绍自己的时候,背后其实藏着某种文化认同的觉醒。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曾让一些来自小城镇、小乡村的人羞于对外谈起自己的出生地。不过,还没等这个过程完结,有的人就开始怀念起故乡的好。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小地方,有着不堵车的宁静祥和,人情味十足,足以抚慰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累了的乡镇青年。 和我们上次讲的嘉阳小火车在同一个县,罗城古镇上那条有名的“船形街”已经建成390周年。 2001年,这个场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为“中国的诺亚方舟”,但在距今的35年前,它就成了澳大利亚墨尔本洛克斯市copy副本的原型。 这座小镇位于四川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60公里。如果找来无人机航拍,你会看到的是那些四方盒的建筑,像是为这座小镇打上了马赛克。 它建在山上,缺水长达十几个世纪。所以只有解决了居民用水问题,它才能变成一个具有幸福感的新农村。也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罗城镇的百姓开始焕发出一股其利断金的精气神。 1628年,有位姓张的秀才从外地来到了罗城古镇。坐在茶馆喝茶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每一个茶客都唉声叹气的,而且会把茶喝到一滴不剩才拂袖起身。张秀才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小心脏,询问旁边的一位老人,老人叹息一声说:“没办法,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这镇上缺水呀!” 张秀才像开了挂一样,默念出四句口诀:“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听到这个只有20字的“心法”,百姓们纷纷表示“我同意”,然后对秀才说,造船吧,你来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张秀才看乡亲们热情高涨,顿时也不好拒绝,决定撸起袖子加油干。但他一开始是怀疑的,他怀疑人们到底有没有搞懂,他要造的不是一般的船,而是一条形状像船的街道。 为了把水引到镇上,他开始抢起规划局的工作,把旧房舍拆除后,再根据自己的设计图,修建新的房子。 当时,罗城古镇上有回、汉两个民族,他们平时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都很不一样,可是在这件事上大家却达成了惊人的共识。修房子需要大量的木材,回、汉两族百姓就一起前往离罗城5公里以外的铁山砍树,再依靠肩扛、背背地运回来。 不到3年的时间,一条长度 209米,最宽处9.5米的街道就完工了。自那以后,这条街再没改过规划。 后来,人们发现张秀才要是活在今天,极有可能进入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并成为一等一的主力设计师。因为,只要你站在高岗向下望,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那些由“马赛克”元素构成的船形建筑全貌:街面是船底,街道边两排房子就是船舱,东端的灵官庙就是船舵。向远望去,一条大船正准备劈山斩树,因此罗城有了一个别名“山顶一只船”。 船形街又叫凉厅街,澳大利亚人后来不再满足只是来罗城古镇逛逛的愿望了。他们开动脑筋的结果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复制工程开始在墨尔本的洛克斯市平地崛起。 在墨尔本中国城里也有一条船形街 1983年,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的罗城的船形街图形,在投标中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不久后,由日本、泰国等8个国家和和地区的投资者组成澳大利亚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它的占地面积为9公顷,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因为南北半球上出现的这对“双胞胎”,罗城镇不仅迎来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到此欣赏船形建筑,有的外地人也扎根镇上做起了生意。 李世银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经营的茶楼,从门可罗雀到生意火爆,背后经历了一段暖心的往事。 2012年,李世银在罗城古镇上开起一家茶馆,初期生意惨淡,也找不到原因。他苦于自家茶楼泡的茶水,总没有当地人泡的好喝。不等他问,旁边茶楼的老板就主动告诉了他一个窍门——不能用自来水,要用古镇的井水。 李世银 换水之后,这个外地人开的茶馆生意也好了起来。这就是罗城古镇的人情味,没有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都是街坊邻里些,不存在的。 几百年来,罗城古镇的凉厅子,不仅是喝酒、吃肉、饮茶、掏耳朵、卷叶子烟、卖狗皮膏药的场所,更成为人情世故暖人肺腑的发生地。 “网罗天下客,喜迎八方人”,罗城古镇里的“罗”字,暴露出了这座小镇的精神内核——当地人始终未变的同舟共济心态,带出了浓郁的人情味。 和70后听罗大佑《鹿港小镇》里唱的“繁华的都市过渡的小镇”,或者80后听南拳妈妈《牡丹江》里唱的“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不一样。罗城走出来的小镇青年,和大多数已经“城市化”的人也不同,他们的旅行不再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看看。他们的外出和归家,一种叫奋斗,一种叫思乡。 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过年时,都有这样一个可以回去的小地方。 编辑:刘映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四川外联号为公益性质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源于网络,相应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在微信后台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沟通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