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34%,近半数通勤距离5公里内
成都市民平均通勤时耗38分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段玉清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5年来,成都通勤效率显著提升,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达34%,位列全国第二。去年,单程平均通勤距离9.7公里,平均通勤时耗38分钟,近一半通勤市民实现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
数据背后体现了什么?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采访了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
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位列全国第二
《报告》显示,成都市居住地和就业地两端均在轨道站点800米覆盖范围内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重为34%,位列全国超大城市第二。该比重作为衡量交通便捷和通勤幸福的重要指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近年来,成都轨道集团着力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在国内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模型,其中,轨道交通占40%、常规公交占10%、慢行系统占35%、机动车占15%,从城市交通规划之初便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主体地位。
截至目前,成都都市圈已开通15线64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393座车站实现了成都市主体功能区、重点行政区、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全域覆盖,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3%。
轨道交通助力实现“双城记”
《报告》显示,2023年超大特大城市单程25公里超长通勤人口数量高达800万。依靠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职住通勤”的交通“双城记”正不断上演。
就成都而言,2023年超长通勤轨道800米覆盖职住人口比重达到10%,高于全国平均值2个百分点。无论是轨道800米覆盖的就业比重还是居住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2023年底,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开通,这一城市快线迅速拉近了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之间的通勤距离;今年9月,轨道交通资阳线正式投用,帮助成资两地通勤一族实现当日往返。
在部分线路末端站点,成都地铁联动成都公交设置“公交微枢纽”,实现多条公交与地铁无缝换乘,方便市民“地铁到站,公交到家”。
单程平均通勤时耗缩短
在衡量市民出行的便捷度与通勤的幸福感中,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单程平均通勤时耗以及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等3个指标尤为重要。《报告》显示,去年成都单程平均通勤距离9.7公里,时耗38分钟,低于超大城市平均值,比2022年缩短1分钟;同时间短距离慢行需求显著增加。
当前,依托TOD发展模式,成都24个轨道站点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拔节生长,逐步形成商业中心—居住中心—生产中心圈层分布的建筑群落和城市组团,构建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宜的空间体系。
随着越来越多产业集群及商业因子在TOD项目集聚,青年人群关注的通勤也将进一步优化。目前,成都轨道集团已在马厂坝、幸福桥、龙潭寺、崔家店等11个TOD综合开发项目中启动了25个保租房项目,预计2025年有超6000间房源启动配租,对于青睐轨道覆盖的职场新人也将有更多安居宜居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