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曾经说过:“在所有的职业中,人与人接触之频繁,生与生拥抱之热烈,莫过于新闻工作者。”职业的道德修养是对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眼睛”和“耳朵”,记者不仅要有敏锐的新闻观察力,而且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感守底线传播正能量
□梁靖媛
在信息时代,新闻工作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只有胸怀大局,胸中有党,心中有人民,新闻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得到广泛认可。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修养,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形象和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正是这样的“尊重”,不仅使受访者得到了“尊重”,也使采访者体现了“尊重”,更让媒体人受到了“尊重”。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陈小川在《中国新闻教育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一文中认为,“记者,应该有一种人文追求,有一种理想,才去做记者。在全球化时代,优秀的记者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他能够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有文化沟通和文化理解的能力,包括对宗教,有对各种文化包容的能力。这将使我们的报道能更接近客观真实。”那么,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该如何体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个人修养,夯实理论基础
有学者将新闻记者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工作者的天职就是采集和传递信息。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当作自己的领域,要培养对历史、政治、宗教、文学、音乐、艺术、戏剧、电影等的兴趣。”可见,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涉猎广泛,具备广博的知识。现代社会越来越欢迎专家型、复合型人才,记者更应该对各方面知识兼容并蓄。首先,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自觉加强政治修养,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增强责任意识,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要真正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服务党和国家、服务人民、捍卫真理、捍卫正义的一种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第三,除了要舍得花时间系统学习钻研新闻业务知识,还应该不断自我学习,揣摩优秀新闻稿件的写法,突破自我,力求飞跃,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热血献给这一神圣的事业。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勤跑,深入调查研究;勤动脑,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勤动手,多写稿多练笔。只有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才能更加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就会半途而废。老话常讲“做文先做人”。作为新闻工作者是不是做到了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是不是坚持党性原则、群众路线,是其作风的具体体现;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写稿时是不是从党委、政府着力的工作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发,是其文风的具体体现。新闻工作者只有夯实了理论基础,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了基层,才能写出鲜活的新闻作品,才能让作风内化为文风,从而达到“见字如面、文如其人”的境界。
二、主动获取信息,严守道德底线
按照新闻界最新的观点,记者被定义为“专业的信息传播者”,这就赋予了记者这一职业新的内涵和外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新闻记者,尤其是一些大报、党报记者获得新闻线索一部分是“派活儿”,也就是应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邀请出席新闻发布会,然后作出相应报道。这种工作形式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时间长了还会养成记者的惰性。如今进入全媒体时代,虽然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有的记者为了“争头条”“抓眼球”“抢热度”,在采访中一味追求首发、新鲜、刺激、爆炸式新闻,导致全国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虚假、失实新闻。长此以往,媒体的信誉和威信就会在受众心中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整个新闻业、传媒业的发展,同时对新闻记者个人的发展也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记者不但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新闻记者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向社会、受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和信息,以达到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了解第一手材料,整合第一手报道。记者发出的每一篇报道,都要对社会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此,才能不违背新闻的职业道德,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守住新闻的道德底线。
三、树立大局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古往今来我们不难发现,但凡成功的学者,都是与人民站在一起,深深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只有把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才能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干出一番事业,筑就“正能量”基石。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虽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很多负能量信息一点就爆,正能量事件麻木不仁,这种扭曲的受众效应及社会心理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媒体的信息喂养有着依赖关系。新闻工作者应当以身作则,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使命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能力,树立大局意识,恪守道德底线,弘扬主旋律,播撒阳光正能量。
四、传递真实声音,力求新闻“真善美”
有学者曾提出传媒人素质的“蜂巢理论”,即有火一样的激情,有海洋一样的胸襟,有钢铁一样的脊梁,有慈母一样的爱心,有猎犬一样的敏锐,有冰山一样的冷峻。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六角形,是一位出色传媒人的基本框架。它像一个蜂巢,传媒人就是这个巢中成长的蜜蜂。蜂巢的六角形越是匀称,蜜蜂的素质就越高,酿出的蜂蜜就越好。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时刻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应当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觉加强政治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真正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服务党和国家、服务人民、捍卫真理、捍卫正义的一种政治责任和社会使命。
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新闻工作者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尤其是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由于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注重及时迅速,这往往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就新闻事件进行采集整理,然后迅速作出判断,写出客观及时的报道。新闻工作者的“声音”就是整个事件的“传声筒”,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就是新闻事件的核心力量,其必将感染每一位受众。所以,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的采访机会加强锻炼,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学习进步,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总之,要做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要坚守职业操守,多深入生活,多反映社会真实,力求新闻“真善美”。当然,“真”是要放在第一位,内容要真实,态度要真诚。新闻报道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准确。“善”要体现在发自善意,发出善良。记者是社会思想和价值观的传递者,要多发出“正能量”的声音。“美”则要体现美感,展示美德。除了报道要传递美的力量,更要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体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