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飞发了个大招。 一次性放出 18 集超级酷的成人动画,直接炸翻了全球各大媒体。 喏,就是被誉为年度神作的—— 《爱,死亡和机器人》 Love,Death & Robots 
上线不到一周,豆瓣评分人数就超过 4 万。 以 9.4 的高分,直冲今年的最佳动画宝座。 
IMDB也不逊色,9.1 分。 制作阵容,堪称顶级。 大卫·芬奇(《搏击俱乐部》《七宗罪》)和提姆·米勒(《死侍》),两位偏爱重口、阴郁、黑暗风的大导演,为它担任监制把关; 刘宇昆、阿拉斯泰尔·雷诺兹、迈克尔·斯万维克等获过星云奖、雨果奖的世界知名科幻作家们为它编写剧本; 以及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一流动画制作团队操刀呈现。 《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系列动画,由 18 个风格迥异、脑洞突破天际的独立短篇组成。 
每一个完整又反转不断的故事,都被浓缩在 5-20 分钟的时长里。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类型都有。 从 2D 到 3D,从讽刺、喜剧,到战争、科幻,甚至神话、哲学都没有落下。 鱼叔在点开每一集之前,根本无从预料等待我的故事会是什么样貌。 但每一篇带给我的刺激感,不亚于在电影院来一场沉浸式的大片体验。 想看特效,有! 
第 7 集《裂缝之外》
想看视觉冲击,有! 
第 12 集《古鱼复苏》 想要演技,有! 
第 10 集《变形者》 (电脑特效演技比抠图演技还要好) 想看创意,有! 
第 16 集《冰河时代》 加点讽刺,有! 
第 17 集《不一样的历史》(作者为希特勒安排了改变历史的不同死法) 想要内涵,更不缺! 
第 2 集《三个机器人》 在这里,鱼叔选取了三个最打动我的篇章,带大家一同进入这部动画的奇想世界。 《裂缝之外》 Beyond the Aquila Rift 
改编自英国科幻作家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短篇小说《Beyond the Aquila Rift》。
这一集主打硬核画风。 逼真的人物特效,直教人跪了! 
影片一开头,是汤姆为首的三人小队,驾驭着宇宙飞船,离开地球。 通过天使方舟调度站(类似传送门),就可以快速地把他们送到指定的空间站。 
原本以为是稀松平常的星际航行,没想到这次出了点意外。 由于调度站的指令错误,汤姆一行人被送到了偏离航道几光年的王良四区,沙姆拉基太空站。 
在这里,汤姆遇到了他的旧情人,葛丽塔。 尽管与旧爱重逢,度过了一夜春宵,但并未打消汤姆回到原定轨道的念头。 
然而,葛丽塔接下来坦诚的真相,令汤姆大失所望。 原来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不是王良四区,而是天鹰座裂缝之外,离地球几千光年。 换言之,他再也回不了家了。 在这之前,也有不少人因为调度站的指令错误,被送到了这里。 每个人都无法再回地球,只能原地等死… 
如果说看到这,还是套路的科幻片情节,那么接下来的转折,堪称惊艳: 葛丽塔怎么可能这么巧,也出现在这里? 当然不是真的。 这只是汤姆的大脑所接受到的虚假形象,她的真实样子是这样的—— 
这部短片的所有反转和悬念,都汇聚在 15 分钟内。 震撼的视觉效果,流畅的故事递进自不必说; 鱼叔觉得最有趣的还是,这个故事意味悠长的设定。 虽然片尾 Boss 级别的怪物,样貌可怖,但其实,她并没有伤害汤姆。 反而借葛丽塔的人形,让汤姆在这荒芜之地,沉浸在美好的记忆里,度过残生。 
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场临终关怀。 因为系统错误而来到这里的人类,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与其让他们在绝望中醒来,不如沉睡在爱人相伴的美梦里。 就像鲁迅曾经说的: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狩猎愉快》 Good Hunting 
改编自刘宇昆的同名短篇小说。 说起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小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科幻迷们钟爱的《三体》、《北京折叠》,都是经他翻译,才踏上了「雨果奖」的领奖台。 而他本人也曾凭借《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两次获得雨果奖。 《狩猎愉快》这个故事,带着中国神话的烙印,颇有些《聊斋》的味道。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驱邪人和他的儿子「梁」,受雇于大户人家,前来捉拿魅惑少主人的狐妖。 
确认过眼神,是熟悉的国产画风 两人一路追逐,来到了狐狸精的老巢。 就此,梁第一次遇到了狐狸精的女儿「燕」。 两个小孩肆无忌惮地争执起来。 梁说,你们狐妖魅惑男人。 
燕反问,人为什么不能爱上妖? 以传统的捉妖故事开篇,拉开了反传统故事的序幕。 时间一晃,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梁成了一名香港火车工,虽然聪明能干,但始终是不可逾矩的下等人。 而燕的境况也没好多少,仿佛失去了魔力,找不回从前的爪子和尖牙,只能靠出卖肉体谋生。 
她无比怀念从前在深林中奔跑狩猎的感觉,但在现代社会,彻底沦为了别人手中的猎物。 
癖好变态的权力者,把燕的肉体改造成了闪着金属光泽的机械,满足着他们扭曲的欲望。 她乞求梁的帮助,重新找回自己的猎场。 
面对已经被困在人世间太久的燕,梁最终用机械补回了她失去的魔法。 而燕,也终于如愿,登上了这一片钢筋水泥丛林的顶端,冲着那些自以为是的男人们咆哮。 
这则短片虽然是传统的中国画风,但内核实在让人耳目一新。 从山水中国、到蒸汽朋克、再到香港标志性的赛博朋克风格。 传统与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反击,细节的隐喻无处不在。 从燕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进步压榨着自然的魔力。透过她的困境,我们也萌生了保护环境的反思。 
而讽刺的一段更是绝妙:手握权力、只对钢铁躯体「性奋」的总督,像极了工业革命中痴迷机械、压榨劳工的资本家。 这片土地上的原生居民:梁和燕,也在压迫中学会了对抗。 我们风月无边的狐妖传说,被重新刷上了反抗和励志的色彩。 
《齐马的作品》 Zima Blue 
这部并不是系列中评分最高的作品,却是鱼叔最爱的一集。 改编自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科幻短篇小说《齐玛蓝》。 齐马,是一个传奇艺术家。 
从肖像画起家,却执着于探索、呈现宇宙的奥妙。 有一天,他的新画作上出现一个蓝色的方形,与周围宏大的宇宙背景格格不入。 
而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蓝色画块占据了每一幅作品的中心。 
直到画作变成全蓝,直到把这个蓝色画出地球,画到了太空里。 

大家把这种蓝色,称为“齐马蓝”。 最近,他将公布自己最后一件作品,然后永远地离开公众的视野。 在这之前,齐马将自己鲜为人知的身世,告诉了最为信任的记者—— 很久以前,有个才华出众的女人,制造了几十个机器人为她做家务。而她最喜欢的是一个清洁泳池的小机器人。 
但她对这个小机器人的工作并不满意,所以为之装上了视觉系统,赋予了更多智能权限。 在她死后,小机器人不断被转手,不断加入新的软硬件。 直到最后,被改造成了人类模样的机器人。 没错,这就是齐马的诞生过程。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发现,齐马不是人类,是机器人。 而蓝色,是那个熟悉的泳池里,每一块瓷砖的颜色。 
跟记者讲完自己的故事,齐马终于向公众揭幕了最后一件艺术品: 他纵身一跃,跳入重新修建的泳池,并在泳池里一步步拆解掉自己的身体。 
在活着的几百年里,齐马感受过宇宙的美妙,探知到穷极一切的真理。 最后,选择回归眼前这个小小的泳池。 这是他诞生的地方,也是他的归宿。 
当他带着宇宙的终极奥义,再次选择回归本真,像极了陆九渊所言的: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这,或许是整个系列中最具哲学意味的一集。 
可以说,十八集动画各有千秋,就算一次刷完,仍感到意犹未尽。 在科幻作品盛行的许多年里,鱼叔仍然觉得,动画这种突破一切现实限制的形式,才是想象力的最佳表达方式。 《爱,死亡和机器人》就像是一出华丽的实验,用迥然不同的元素和画风,探索想象和世界的边界。 
惊喜的是,它突破的不仅仅是呈现形式。 短短的篇幅,铺陈出完整的故事起伏,也在结尾之后留下不少余味。 爱,死亡,机器人,三个科幻常用的元素,在这里有了新的解读角度。 
不少短片就跳出了人类的视角。 从外星生物、机器人、食物的眼里,让我们感受到人类作为侵入者、伙伴、低等生物,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在人类血腥、压迫的生活之外,机器人也可以拥抱爱。 死亡也不再是回避的选项。 有人拥抱死亡以保护队友;有人在神话复苏的夜里,兴奋地走进了幽灵世界;有人在欣赏过宇宙的美妙后,主动回归了沉寂。 3个命题,18个故事,只是纷纷大千世界中的一瞥。 而剥开眼花缭乱的包装,余下的仍然是这三个永恒的主题。 大概这就是科幻的魅力,可以抛开肉身放飞想象,也可以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旅途里: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助理编辑:史迪西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来源网址: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article&id=0LY4ibj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