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四川要闻 财经消费 教育纵览 视觉中国 三农观察 网络热搜 法治联播 汽车之家 家居房产 文旅体娱 医疗健康 食品餐饮 慈善公益 科技数码
天府观察网LOGO 网络热搜 查看内容

10秒开方、偷换包装……记者调查处方药线上销售乱象


来源:中新网 |2025-6-16 09:48| 浏览量: 66151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赵方园)伴随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线上购药因便捷高效已成为不少患者的新选择。然而,部分电商平台处方药销售乱象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用药安全。

  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电商平台网售处方药过程中,患者无须上传病历、处方等资料,“医生”在缺乏实质性医疗评估的情况下“秒开”处方,甚至存在“先药后方”现象。此外,部分在线诊疗平台的处方药销售页面还存在违规展示、超适应症宣传和销售未获批药品的情况。

  乱象一:

  处方审核形同虚设,“先药后方”成潜规则

  实测:10s,从问诊到开处方

  “秒开”处方、“先药后方”……近日,记者登录多家电商平台,提交购药申请,实测了线上买药的全过程。

  记者发现购买处方药的流程异常简便,消费者无须上传病历、处方等资料,在线医生“对药下症”秒回复、缺乏实质性的医疗评估。

  记者在某平台下单处方药玛巴洛沙韦后,平台提示“请选择线下已确诊疾病”。记者仅在“疾病栏”选择了“流行性感冒”,并确认“已确诊此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很快,记者的购药订单通过了验证。

  提交清单后,系统跳转至问诊板块。系统显示一位汉中百寿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生”已接诊,并发来一段固定内容:“您好,我是医生××,已收到您的开药诉求,正在为您诊断开方,预计1分钟内,请不要离开。”“请问您是否还有其他信息需要补充?如无,我将依据您的病历资料开具处方。”“是否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在使用该药品过程中是否有过敏和不良反应?”

  记者全程无任何回复,医生瞬间将处方开出,并发来用药建议,该问诊对话随即结束。从问诊到开方,仅仅10秒。

  记者实测在某平台购药,10S后医生开出处方

  在另一个外卖平台上,购药则更加“便捷”。记者在好药师大药房下单奥司他韦等处方药过程中,“在线开方医生”在未向记者确认是否已在线下医院首诊,以及未询问疾病史的情况下,就已经跳转到付款页面。

  完成付款不到半分钟,就显示有骑手接单。记者发现,电子处方已自动生成,病症描述写为“咽炎”“流行性感冒”,从而使得症方匹配;病例信息一栏,则自动显示无过敏、无家族病史、肾功能正常等信息。

  记者实测在某外卖平台购药,全程无沟通,付款后处方自动生成

  夜间开方也无限制。记者分别在凌晨1点、4点线上下单,此时开方速度与白天无异,互联网医院医生“秒接单”,处方也是“秒开”。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表示,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现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均明确规定,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药方后,药师要进行审核。

  “现实中,一些平台选择‘AI开处方,客户直接取药’的模式,跳过传统的处方开具、审核环节,把开方直接变成了‘卖药’。这类行为严重违反我国药品管理规定,也给患者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邓勇说。

  乱象二:

  违规展示处方药信息,偷换包装销售非法药品

  中新网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在线诊疗平台的处方药销售页面存在违规展示的问题。

  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药品网络销售平台/网站(含应用程序)首页、医药健康行业板块首页、平台商家店铺主页,不得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或提供药品说明书,页面中不得含有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然而,记者实测发现,在多家直播电商平台搜索“司美格鲁肽”等处方药时,其包装、标签等信息仍被直接展示在销售页面,且未与非处方药区分标注。点击页面,可通过包装图片看到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信息。

  某电商平台截图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平台上的商家还存在处方药超适应症使用宣传,多家药房通过篡改药品包装、名称等方式违规销售未获批药品的情况。

  例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局部麻醉药物,其获批适应症主要用于皮肤表面麻醉(如浅层外科手术、针穿刺等),但近年来在电商平台上被商家大量宣传为“降低敏感、房事延时”的男科用药。

  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在电商平台一些商家的销售页面被包装为“房事延时”产品,直接标注“男科疗效”等超适应症宣传,并公开说明用法。

  “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杜绝盲目自我药疗。”多位医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国家药监局尚未批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用于延长射精时间,该用途属于超适应症使用。自行长期使用会导致多种副作用。

  某电商平台买药页面

  本维莫德乳膏是国家医保乙类药品,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稳定性寻常型银屑病。

  然而,多家直播电商平台所销售的“本唯抑菌乳膏”包装和“本维莫德乳膏”高度相似。商家将原药品包装上的商标替换成“某某堂”,并标注“新批次、新日期、新包装”,宣称产品从“本维莫徳乳膏”升级“本唯抑菌乳膏”,同时说明书内容将正品主要化学成分改为中药成分,并突出“治疗银屑牛皮癣”等疗效表述。

  某电商平台买药页面

  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并未找到本唯抑菌乳膏获批上市的相关信息。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本唯抑菌乳膏”涉嫌销售假药,其名称、包装与“本维莫德乳膏”高度相似,存在混淆消费者视听、虚假宣传疗效的嫌疑。“根据规定,药品名称的变更和标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任何未经授权的更改都是不被允许的。”

  付建指出,该行为涉嫌多重违法:其一,擅自使用与正品高度相似的名称及包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禁止仿冒有一定影响的商品标识”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其二,替换原药品商标可能侵犯商标权;其三,违规销售未获批药品违反药品管理法,若产品实质为假药,商家最高可面临货值金额30倍罚款或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第三方平台应当加强检查,对入驻平台的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和配送等行为进行管理,督促其严格履行法定义务。

  付建表示,第三方平台若未对入驻药房的药品销售行为尽到严格的审核、监测和管理义务,放任违规药品在平台上销售,需承担连带责任。(完)


【编辑:张羽 校对:李强 责编:唐杰 审核:王欣悦】
《10秒开方、偷换包装……记者调查处方药线上销售乱象》如注明 “来源:XXX(非天府观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联系本网处理。

上一篇:国家统计局:5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下一篇:陕西西安市开展打击非法捕猎、交易、饲养野生鸟类专项整治行动

国内热点
    湘潭大学投毒案二审宣布择期宣判
      7月11日中午12时30分,湘潭大学学生寝室投毒案二审宣布择期宣判。  极目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4月7日,张某某在湘潭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食用了室友的一罐“发苦的麦片”,6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公安机关侦查发

    货物保险与国际货运代理:彼喜商贸进口至俄罗斯的合规管理
      全球贸易日益紧密,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正朝着更加专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涵盖海运、空运、陆运、铁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并提供报关、保险、仓储、配送等配套服务,

    多地调整公积金存缴基数 如何影响你的公积金?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左宇坤)每年7月左右,个人住房公积金都会迎来一次重要调整——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它与你我的公积金和到手工资密切相关。  近日,多地已下发通知,开启了本年度的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68款移动应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中新网7月11日电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依据《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

    文旅部公布16起典型案例 聚焦导游乱象、强制消费
      中新网7月11日电据“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以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聚焦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人民群众身边事,坚决整治强迫购物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侵害游客合法权益、扰

    网传广西富川县一医院暴力接生 官方发布通报
      中新网贺州7月11日电(韦佳秀)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10日晚发布通报称,近日,有关“富川县人民医院暴力接生”的舆情引发了网民关注,富川瑶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对此高度重视,事情发生后即开展了调

    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中新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一个多星期以来,多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7月9日消息,日前,上级决定,刘树春同志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闫晓军同志任北京航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 超七成受访青年力挺“自然美”
      当防晒衣裹住苍白的审美,咖啡杯盛满虚弱的精致,一些年轻人用“戒日光”“戒碳水”雕刻所谓完美身材,而身体却在暗处发出警告。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40名青年进行的一

    公职人员被境外间谍布局围猎 国安部公布案例详情
      重点群体更要严防间谍渗透!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愈发活跃,他们将我公职人员作为重点围猎的目标,精心布局,因人下套。个别公职人员因立场信念缺失、纪律观念弱化、规矩意识松懈等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中新网7月9日电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防范经营主体借违法广告加剧“内卷式”竞争,切实维护公平有序的广告市场秩序。截至2025年5月底,全

 
 图片新闻
 
 编辑推荐
 

关闭

本网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 | 郑重声明 | 服务范围 | 免责信息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
本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天府观察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天府观察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2024105439号-1 ©2017 - 2025 天府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