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进一步发挥慈善助力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作用,以更好社区慈善推进成效带动全省慈善事业更优发展,日前,四川省民政厅、中共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四川省推进社区慈善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悉,《行动方案》中的社区慈善包括城市社区慈善和乡村慈善,其中城市社区包括场镇社区。社区慈善基金指为社区慈善发展、服务提供资金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原则上在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设立,主要用于宣传慈善文化、发布慈善需求、整合慈善资源、支持慈善服务、培育慈善人才,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渠道,引导慈善资金支持和参与基层治理。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末,全省社区慈善发展成效显现,建成100个持续运转、引领示范的社区慈善阵地,打造100个供需相接、口碑载道的社区慈善项目,培育100支扎根社区、服务专业的社区慈善队伍,城市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达到80%、乡村慈善基金覆盖率达到30%,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初步缓解,社会各界发展社区慈善共识有效凝聚,全省慈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行动方案》明确了发展社区慈善基金、打造社区慈善场景、实施社区慈善项目、培育社区慈善队伍、缩短地域发展差距等5方面重点任务:
在发展社区慈善基金方面,四川将围绕2027年底社区慈善基金覆盖率达到80%、乡村慈善基金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分阶段统筹推进辖区社区慈善基金设立工作。推广成都经验,建立由党支部书记牵头,热心群众、捐赠方、“五社”代表等组成的“公益慈善合伙人”机制,共同管好社区慈善基金等。
在打造社区慈善场景方面,鼓励社区盘活现有资源,结合商业运作与慈善理念,打造慈善超市、爱心驿站、长者食堂、公益书屋等慈善服务场景。支持社区因地制宜营造爱心菜市、爱心茶馆、慈善咖啡厅、慈善停(洗)车场、福彩进社区等形式的“慈善+”场景。
在实施社区慈善项目方面,将分类形成社区慈善需求清单和社区慈善资源清单这“两张清单”。2027年底每个社区持续实施至少1个社区慈善项目,每个县(市、区)形成1—3个品牌项目。
在培育社区慈善队伍方面,明确到2027年底,实现县级慈善会“慈善组织”认定全覆盖,每个县级慈善会至少有1名专职工作者;每个县(市、区)培育1—3家慈善组织,每个社区至少有1支常态化开展服务的志愿服务队伍。
在缩短地域发展差距方面,引导慈善组织结对帮助后发地区发展社区慈善。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人才培训上适当向社区慈善后发地区倾斜。鼓励有条件的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协作促进”的慈善信托或专项基金,定向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社区慈善发展。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将通过加强经费支持、强化资源整合、夯实智力支撑、强化激励表扬等措施,支持各地推进社区慈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