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凘源
近年来,我国宠物经济快速发展,宠物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数量突破1.2亿只。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557亿元,同比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445亿元,同比增长10.7%。
规模不断增长的宠物市场,催生了一批聚焦宠物生老病死的新职业,如用针灸给宠物调理的中兽医、帮年轻人养宠“减负”的宠托师。而这些新职业又反向推动着与健康和陪伴相关产业进化,加速宠物经济发展。
中兽医:宠物也需“望闻问切”
将宠物犬固定在长凳上,中兽医王鑫手捻银针,找准穴位后扎进宠物犬的身体,只见随着银针在宠物犬后背有规律地震动,宠物犬安静下来。
这是2月18日,成都一家专门为宠物开设的中医馆内的一幕。中医馆大厅内,针灸针、电子针疗仪、艾灸仪、药浴包、中药材等一应俱全,乍一看和传统中医馆区别不大。“这宠物犬患有神经炎,需要针灸配合中药调理,目前来看恢复情况不错。”王鑫说。
望闻问切、针灸艾灸、推拿理疗……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升温,宠物中医热潮再起,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出现宠物中医院。中兽医这个职业,吸引不少人的关注。
“中兽医并非新型职业。”王鑫说,中兽医自古有之,中医疗法也是畜牧业常见的诊疗方式之一,只是因为宠物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在宠物医疗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让中兽医这个职业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
宠物的中医疗法有何特殊之处?王鑫介绍,小动物也要经历“望闻问切”这套流程,对不同的宠物,会根据具体病症“一宠一方”。“中医诊疗更多是从宠物本身的体质方面入手,通过针灸、理疗、药浴等治疗疾病。由于动物的恢复能力比人体更强,耐药性也相对较低,所以疗效较为显著。”
该中医馆创始人伍迎九介绍,成都的宠物医疗需求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宠物医院数量位列全国前三。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开办的中兽医专业,为宠物中医输送了人才。
宠托师:为年轻人养宠“减负”
按时到宠主家门口,消毒进门、给宠物喂食喂水、带去附近或指定地点遛遛、带宠物回家……全程一人持手机拍摄记录,一人负责具体服务工作——这就是宠托师阿倩的工作日常。
对养宠家庭,特别是年轻宠主来说,宠托师这份职业的出现,无疑成了养宠“减负”的一剂良药。阿倩入行时,对这份职业的前景充满期待,但实际情况却没有想象中乐观。“一开始只能接附近的单,大家互相不认识也不放心,订单量不高,收入根本无法保证。”阿倩说,从最开始的兼职到后来转做全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发现做这方面内容的自媒体还不多,便打算一边做宠托师,一边把工作过程记录下来做自媒体,没想到得到了这么多关注。”
在阿倩看来,宠托师工作门槛并不高,只需最基础的养宠经验,更重要的是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对待宠物的态度和情感。“我们服务的每一只宠物都是别人家庭的成员,要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来对待它们。”在阿倩发布的视频中,她是负责和宠物互动的主人公,闺蜜负责拍摄记录,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展现了和宠物之间从陌生到熟络的全过程,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也让更多人知晓了宠托师这个职业。一段时间后,阿倩的自媒体账号粉丝数突破了百万。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宠托师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门人员多为兼职,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喂养过程中,宠物产生应激反应,导致上门服务人员受伤,安全该如何保障等。“相信随着行业规模扩大,一些标准会逐渐形成,包括安全和保险等方面,也会对从业人员有更多要求。”阿倩说。 |